艺术与广告是一对双胞兄弟,广告创作有其基本的视觉构成原理,不同艺术流派和社会思潮会对广告创作产生影响。超现实主义打破常规,以一种对人想象力的挑战和独具匠心的创意方式在众多广告中脱颖而出。它主张打破理性与现实的樊篱,追求一种绝对且超越现实的真实。我们经常能看到种种普通的广告,这类广告铺天盖地,但遗憾的是这种广告形式单一陈旧,让人更多地视而不见,使大多数广告被淹没,悄无声息。这些落后保守的设计根本无法震动人们日益麻木的神经,广告就是要追求创新,只有对人们神经产生足够的刺激,才能在市场立足。超现实主义广告倡导的独特精神气质和表现语言由于符合现代设计诸多特点,非常受到现代广告的青睐。
平面广告设计原本就是形式丰富、包罗万象的,在众多表现形式中,存在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牢牢抓住消费者的眼球。除了刺激消费欲望,同时能够令人拥有无与伦比的感官享受,理应受到设计师的重视。广告本就是一门综合学科,大学课程设置包含传播学基础理论、设计、摄像、写作、文学基础等,其知识覆盖面极广。作为广告的一种表达形式,平面设计同样在形式上不受任何约束,是包罗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在个人色彩浓郁和思维极其活跃的今天,我们在各种平台上看到了无数平面广告,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其中,颇为活跃的一种表现形式――超现实主义,表现得尤为亮眼。用超现实主义的拼贴、重组等手段创造的新形象,无疑会令广告创意与众不同。它们利用人们熟悉的形象创造出陌生的画面,并称之为超现实画面。超现实画面能为广告带来一种超现实主义特有的荒诞感与神秘感,当这种气质恰好是广告需要的时候,超现实主义广告便大显身手。梦境为超现实主义广告提供了丰富的创意源泉,拼贴和重组则是通往超现实主义世界的桥梁。二者是超现实主义得以实现的左右臂。在广告中,这两种手段都意味着创意无止境的可能性。但是,如何从中挑选出最恰切的表达方式,却完全依赖于广告创作者的想象力及目标受众的理解力。
超现实主义广告呈现给人们一个从未见过的神奇世界,并引领消费者进入这世界正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潮流。但是广告中的超现实主义永远只是吸引人、打动人、说服人的手段,它的最终目的和其他形式的广告没有任何不同。现实生活毕竟是一个理性社会,因此超现实主义广告只能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谨慎使用,用得好,将事半功倍。所以,任何时候,无论对创作者还是接受者而言,超现实主义广告都是一种挑战,这种形式的广告始终保有独特的魅力。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竭力挖掘头脑潜意识中存在的灵感,以一种梦境般的画面展现超现实主义艺术,并且在细节的描绘上注重古典式的精致。西班牙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作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画家,致力于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付诸绘画实践,并努力挖掘潜意识中的景象,挖掘个人梦境。夸张、变形、重组、错位、倒置等,都是超现实主义试图表现人们潜意识的手段。超现实主义试图通过“惊心炫目的自我反省,有步骤地照亮那些隐秘的地方……”,从而“完全恢复我们内心的力量”,它剥离逻辑与理性,把视角伸入到人们的“自我”当中,发掘生命和事物的一种带着梦幻色彩的、意想不到的外貌,“使作品具有前所未有的震撼、警醒或抚慰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台历设计制作公司
在传统广告中,一定要给消费者提供明确的消费理由。随着时代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受潜意识或无意识支配做出选择,因而广告要挖掘真正推动人们消费的理由。人人都会想入非非,梦见自己抢劫银行,但是他们不能说出来。聪明的广告人应该用鲜明的语言把梦想讲出来。使消费者下意识地想:“这家伙真不错,他了解我。” 超现实主义的因素可以通过将互不关联的事物并列在一起而产生。这是超现实主义广告惯用的手法之一:拼贴与重组。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超现实主义对广告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这种影响是空前的、多方面的,也是其他艺术流派不能达到的。由于广告与艺术之间存在的天然联系,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一些广告创作者们开始在广告中使用一些超现实主义手法,有意识地增加广告中心理表现的比重。这种做法既突破了画面表现的一般范式,塑造出了新奇的视觉效果,又深入了观众的内心深处,为广告创意与制作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广告人很早就发现,如果能针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恰当地设计广告,就能在推销产品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何利用人类的潜意识展开诉求,是超现实主义广告的独特贡献。超现实主义广告往往能将广告文本处理得更接近消费者心理的真实状态,因而更容易引起共鸣,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佳心理效果。梦境和幻象是超现实主义广告惯用的手法之一,长时期以来针对人类的大多数分析,都习惯性地建立在人类行为是理性的这一假设之上。然而人并不总是理性的,非理性因素经常左右人们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寻常的理性思维就很难全面展现人类的各种心理活动。
下一篇: 完整是构图的的基本规律